2023年11月2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重点专项(2023年度)正式下达立项通知,由太阳成集团tyc4633薄拯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申报的项目《钠离子混合型电容储能技术》获得立项。项目总经费9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3000万,执行周期3年。作为应用示范类项目,本项目将在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进行沙戈荒新能源储能调频应用示范。
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推荐,由鄂尔多斯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单位,联合了我校、复旦大学、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默锐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蓝固(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项目设置了“钠离子电容关键材料及预嵌钠离子技术研发、钠离子电容储能机理研究、钠离子电容储能温度效应研究、高性能钠离子电容单体及模组研发、钠离子电容风电场示范应用及验证”等五个课题,分别由复旦大学夏永姚教授、我校余倩教授、我校薄拯教授、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首聪、鄂尔多斯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渊担任课题负责人。
项目针对我国沙戈荒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2022年,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2022]195号文),计划以沙戈荒为重点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到2030年总装机规模达4.55亿千瓦。本项目针对沙戈荒独特地理环境下风光新能源发电的频率调节能力需求、新一代高性能金属离子电容短时高频储能技术发展、先进储能系统对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支撑保障等问题开展“理论-技术-装备-应用”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将推动短时高频储能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两个率先”(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