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第四届研究生国际学校之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国际高水平博士生暑期学校”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
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国际高水平博士生暑期学校”由我校、上海交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和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联合发起、轮流举办。作为发起人之一的我校派出11名博士生参加本次交流,他们分别来自太阳成集团tyc4633、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和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来自欧盟7所高校的70余名博士生。高材生们济济一堂,共同开展了“储能与灵活性”的主题研讨,重点讨论了国际能源与环境问题带来的关于储能与能源灵活性的挑战。

瑞典皇家工学院外事处处长Urban Westergren教授,外事副校长助理Yingfang He女士
与参加博士生暑期学校的我校师生合影
本次中欧工程教育联盟高层次博士暑期学校招待会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办。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在招待会上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本次招待会的还有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副校长Stefan Östlund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兼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教授等。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及夫人与参加中欧暑期学校的我校的博士生们亲切合影
驻瑞典大使桂从友代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向远道而来的诸位教授和博士生们表达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且表示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及其暑期学校是增进中欧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他希望参加暑期学校的师生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发现更多深层次的科学问题,激发更多前瞻性的思考,获得更多更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解决之道。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在欢迎仪式上发表讲话
今年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国际高水平博士生暑期学校”的活动于8月19-25日在瑞典皇家工学院展开,8月26-31日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展开。来自4所高校的教授和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为博士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和报告,介绍先进能源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面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科研视野。为了丰富大家的体验,在课程和研讨之余,暑期学校还安排博士生们参观了荷兰著名的ASML(阿斯麦)和ProDrive(浦卓)等高科技公司,切身感受到了世界领先科技的震撼和研发团队的风采。

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博士生们在这里讨论交流,突破学科专业的桎梏,进行视角犀利的分析,就“储能与灵活性”领域的十个挑战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讨。在暑期学校的最后一天进行的汇报展示中,我校博士们的精彩答辩和团队合作精神,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和与会同学的阵阵掌声。最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校长Frank Baaijens教授出席闭幕式,并为圆满完成交流项目的博士生们颁发结业证书。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校长Frank Baaijens教授为完成交流项目的中欧博士生们颁发证书
左2为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生柯宇琦
正如瑞典皇家工学院副校长Stefan Östlund教授在暑期学校开幕式时强调的:在座的博士生们才是真正的主角!正是得益于中欧工程教育联盟高格局的平台,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对博士生进行精英化的培养。通过该项目,不仅我校博士们的科研素养得到了全面的锻炼,而且也向国际师生展示了:我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昂首阔步的求是风采。最后,特别感谢学校研究生院、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计财处等部门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
太阳成集团tyc4633
2018年9月10日